00034 社会学概论
本科目主要有三种情况的考试题型分布:
①单项选择题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多项选择题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简答题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论述题 3 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②单项选择题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多项选择题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简答题 5 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论述题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案例分析题 1 题,每题 15 分,共15分。
③单项选择题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多项选择题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简答题 5 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论述题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材料题 1 题,每题 15 分,共15分。
(本科目的考试题型根据历年真题预测,仅供复习参考。)
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考点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简答)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4)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考点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多选)
(1)奥古斯特·孔德;(2)卡尔·马克思;(3)赫伯特·斯宾塞。
★★★考点3:奥古斯特·孔德(单选、多选)
孔德致力于实证哲学体系研究,1838 年在《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同时他宣告,区别于旧哲学的一种新思维,即新视野的社会学理论诞生了。由此,孔德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把握。
(1)科学的分类:他在圣西门的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将科学依次划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最后是社会学。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所有其他科学都为它的建立作了准备。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区分为:
①社会静力学:主要是研究社会协调的问题,即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
②社会动力学:综合研究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即社会进步。“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主题。
(3)研究方法:孔德主张社会学科学化,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根本律则的实证研究”。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考点4:卡尔·马克思(单选)
(1)主要代表著作:《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
(2)对社会学的贡献:①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②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③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考点5:赫伯特·斯宾塞(单选、多选)斯宾塞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1)主要社会学代表著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2)社会学理论:
①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存在结构分化和功能分化,不同部分之间相互影响;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②社会进化论:斯宾塞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以社会内部的管理类型为依据,将社会区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考点6: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多选)
(1)埃米尔·涂尔干;(2)马克斯·韦伯.
★★★考点7:埃米尔·涂尔干(单选、多选)
(1)代表作:“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和《自杀论》)
(2)社会学观点:
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所谓社会事实,乃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社会事实具有先在性、外在性、客观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②社会团结理论:社会团结是指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社会团结的核心和基础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道德规范,即“集体意识"。所谓集体意识是指同一社会成员平均所共有的信仰和感觉的总和,构成一个独立的体系。
涂尔干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类型。
A.机械团结是指建立在个人之间相同性与相似性特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
B.直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
③失范理论:失范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失范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是不利的,涂尔干的研究旨在寻求对个人实行外在控制的力量和途径。
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功能分析 将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而 历史分析 则揭示出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其他现象能在当时发挥特定作用。
★★考点8:马克斯·韦伯(单选)
(1)主要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2)主要观点:
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
②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他由此出发,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A.目的一手段合理性行动;B.价值合理性行动;C.情感性行动;D.传统性行动。
③理想类型。理想类型是韦伯用以进行历史的和社会学的比较研究的根据,也是他比较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④科层制理论。马克斯·韦伯为了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工具,即 理想类型。(单选)
考点9: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3)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4)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考点10:结构功能论(单选)
结构功能论兴起于 20 世纪 30 年代,即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学理论流派。结构功能论的关注焦点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结构功能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考点11:塔尔科特·帕森斯(单选)
帕森斯深受斯宾塞、涂尔干和韦伯等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他通过对涂尔干的功能理论和韦伯的行动理论的综合,建立了现代结构功能理论。
(1)代表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
(2)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AGIL功能分析图式。
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这些必要功能条件包括了四个方面:适应、达鹄、整合和维模。
考点12:罗伯特·默顿
(1)代表著作:《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2)主要内容:
一种社会安排不会仅仅只具有一种功能,通常总是同时发挥着各种功能。其中有些功能是社会所期望和认识到的,默顿称之为显功能;有些功能则是社会所不期望或尚未认识到的,默顿称之为潜功能。结构功能分析不仅要阐明社会现象的显功能,更要揭示出社会现象的潜功能。
★考点13:冲突理论(单选)
与结构功能论相反,冲突论认为社会冲突根源于社会结构之中;冲突总是经常性的发生,是社会的常态。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和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考点14:交换理论(单选)
交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所建立的。霍曼斯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都是一种交换行为,经济学的交换原则可以推广到一切社会行为,人们的互动可以被理解为酬赏的交换,一个人如何行动取决于其行动所能得到的酬赏或可能招致的惩罚。霍曼斯的理论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只看到个人交换行为的心理方面,只讲交换行为建造社会结构,而没有看到社会结构对交换行为的影响。因此另一位重要的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布劳认为,交换理论只能用来解释微观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但交换不仅发生在个人之间,也发生在个人与集团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而这种交换过程远比个人交换复杂。他在其著作《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中指出,交换常常是在资源和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基础上展开的。
★考点15:符号互动论(多选)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 乔治·赫伯特·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有 赫伯特·布鲁默 和 欧文·戈夫曼。
符号互动论的 基本观点 是:人类的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对共享的符号的理解是社会互动的基础。
考点16: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
(1)主要代表人物: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
(2)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
①法兰克福学派相信资本主义制度正在使得人们逐渐失去了批判社会的能力。
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社会研究领域存在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反映在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上。
③法兰克福学派的局限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却没有能够找到真正解决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出路,从而常常在激进否定的同时陷入历史发展的悲观主义情绪中。
★★★考点17: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单选)
(1)艾尔弗雷德·舒茨
出生于奥地利,后移民美国。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其代表著作有《社会世界的现象学》、《生活世界的结构》。
(2)米歇尔·福柯
法国社会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疯癫与文明》(1961)、《词与物》(1966)、《规训与惩罚》(1975)、《性史》(1976~1984)等。
(3)安东尼·吉登斯
英国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社会的构成》(1984)、《民族一国家与暴力》(1985)、《现代性的后果》
(1990)、《第三条道路》(1998)等。
(3)尤尔根·哈贝马斯
德国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后期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62)、《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1968)、《合法性危机》(1975)、《交往行动理论》(1981)等。
(4)皮埃尔·布迪厄
法国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大纲》、《区隔》、《国家精英》、《实践与反思》等。
★★★考点18:社会学传入中国时的重要事件(单选)
康有为 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将其列入“经世之学”,与“政治原理学”等并列。 谭嗣同在其所著《仁学》第一篇“仁学界说”里首次提出了“社会学”之名,认为“凡为仁学者”,应学佛学和西学,如通《新约》及算学、格致一样通社会学之书。此前一年,章太炎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该书综合介绍了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和吉登斯(又译作吉丁斯)的早年社会心理学。
★★考点19: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单选、简答)
(1)队伍和制度化建设:
①社会学队伍的形成;②学校教育制度化;③学术团体的建立;④期刊和论著的发表。
(2)社会调查的兴起。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与实践。
李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社会学大纲》。(单选)
★★★考点20:社会调查的兴起(单选、多选)
(1)早期自主的社会调查。近代中国科学意义上的社会调查,是以教会学校的外籍教师为主导,由中国青年教师、学生参加完成的。
(2)中国社会学者新视野的实地调查。
实地研究主要代表著作有费孝通的《江村经济》(1939)和林耀华的《金翼》(1944)等。抗日战争期,费孝通主持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实地调查,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成果包括费孝通的《禄村农田》,费孝通和张之毅的《云南三村》,史国衡的《昆厂劳工》和《个旧矿工》,田汝康的《芒市边民的摆》和《内地女工》,谷苞的《化城镇的基层行政》,胡庆钧的《呈贡基层权力结构》等。
1928年至1934年,陈翰笙率领王寅生、薛暮桥、钱俊瑞、张锡昌、姜君辰、孙冶方、林止延等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农村调查,调查结果出版了《亩的差异》(1929)、《黑龙江流域的农民与地主》(1929)、《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1934)和《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英文版,1939)等。
★★★考点21:“五脏六腑”说(单选、多选)
“五脏六腑”是费孝通借用中医学的术语,比喻社会学的建设。
所谓五脏,是指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和出版物。
所谓六腑,是说一个社会学专业至少要有六门基础课程。它们是: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社区概论)、文化人类学、国外社会学说。
考点22:社会学本土化(单选)
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考点23: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目标的实现(论述)
社会学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
程。为实现这个目标:
(1)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真地开展社会现象研究;
(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4)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
(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考点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单选)
社会学直面社会生活,追求社会和谐,探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就自然地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作是本学科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这门社会科学主要研究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单选)
★考点2:社会学的特征(多选)
(1)整体性;(2)综合性;(3)经验性;(4)应用性。
★★★考点3:社会学的功能(单选、论述)
(1)研究功能
①描述性功能: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②解释性功能: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解释性功能也就是运用社会学的概念或范畴,将描述性的感性认识进行理论抽象,回答“为什么”。
③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预测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预测包含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涵义。
④规范性功能。社会学者的规范性研究,是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价的过程。
(2)教育功能
①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②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社会管理功能
①建立规范。②提供模式。③反馈信息。
(4)社会批评功能
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及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这种研究我们称之为 社会批评。
★考点4: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多选)
(1)社会现象的性质;(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考点5:实证主义方法论(单选)
实证主义方法论,指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以孔德 《实证哲学教程》 一书的论述为代表,并经涂尔干的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等著作系统阐述后日趋成熟。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
(1)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是客观存在,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研究社会现象。
(2)科学的目的在于对现象的因果性作出说明,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3)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
(4)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方法上尽量使研究的程序与结果合乎自然科学研究的准则,包括测量的精确性、价值立场的中立性、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
★★考点6:人文主义方法论(单选、简答)
人文主义方法论,又称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其主要代表是德国哲学家 威廉·狄尔泰 和社会学家 马克斯·韦伯,他们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绝不能效仿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只能用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认为自然科学是探寻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而社会科学则是说明社会中的个别具体事物的联系,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
(2)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认为社会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微观层面,从日常的、平凡的事物出发,研究人类对社会现象作出的解释以及赋予它们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还原到自然规律的水平。
★考点7: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简答)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经济基础、生产力、社会结构)。
★考点8: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多选)
(1)后实证主义;(2)新人文主义;(3)批判诠释理论;(4)后现代主义。
考点9: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
(1)统计调查;(2)问卷调查;(3)实地研究;(4)实验法;(5)文献法。
★★★考点10:统计调查(单选、多选)
(1)概念:
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2)常用方式
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是 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
①普遍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指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是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之一。
②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总体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其本质特征是以部分代表总体。
③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下而上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考点1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考点12:实地研究(单选、多选)
(1)涵义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2)指导范式
①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②典型研究:是在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社会单位进行深入和周密的实地调查研究,以推断调查总体的一种研究方法。
③访谈: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有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之分。
④观察:是指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事物或现象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分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试图通过深入地“解剖麻雀”达到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全面认识,从个性发现共性,特殊认识一般,这种研究方法是 典型调查。 (单选)
考点13:做好实地研究的方法
(1)要有准备,搜索相关的文献;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
(2)制定实地研究方案;
(3)作好个体或小组的定性访谈;
(4)尊重对方,忠实于所研究的问题,认真作好观察记录;
(5)分析综合,撰写研究报告,概括总结出新的理论和范畴。
★★考点14:实验法(单选、多选)
(1)概念: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类型
实验法的类型可从实验环境和方法上划分,前者有实地实验和实验室实验;后者可分为分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和双盲实验。
(3)作用
①通过实验判断社会现象间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为某一理论提出新的假设;
②通过实验发现以往未知或尚未解释的新事实,建立新的理论。
(4)社会实验的优缺点
社会实验是控制检验因果过程的重要工具。
优点:
①把实验变量与它带来的影响分离开来。
②由于实验有明确的范围限制,省时、省力、省钱,并可重复实验,增强了效度和信度。
不足:
①实验环境的人为性;②实验过程的反应性;③实验对象的有限性;④实验结果的适应性。
★★考点15:文献法(单选)
(1)涵义
文献法,又称文件法、文案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法。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2)文献的来源:①官方文献;②个人文献;③大众传播媒介。
(3)文献法的优缺点
①优点:
A.文献法的资料信息恒存不变;
B.文献法的费用较低;
C.文献法可以研究其他方法不可及的历史现象;
D.文献法适于作纵贯分析。
②缺点:
A.许多文献资料的客观真实性难以考证;
B.受隐私和保密等限制,相关资料不易获取;
C.部分文献缺乏标准化的资料,难于编录和比较分析。
考点16: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单选)
(1)筹划阶段;(2)实施阶段;(3)总结阶段。
★考点17:筹划阶段的工作(简答)
(1)选择研究题目,有新意,要适中,可操作。
(2)初步探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接触研究对象,做到“心中有底"。
(3)建立研究假设,作出理论解释,明确概念。
(4)制订研究方案。研究方案一般包括明确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选择调查地点,确定调查对象和研究单位(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等),确定研究方式方法,制定调查问卷、量表和访谈提纲,准备调查工具,统筹与预算研究经费。
(5)组织工作,包括研究人员的组成和培训,以及与协作单位的沟通等。
★★考点18: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单选)
(1)定性分析
①涵义: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 偏重人文主义,通过深度比较分析,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②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③意义与不足:
一般来说,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方法。定性研究者使用个案和情境语言,使用手头现成的东西,将社会过程和个案置于它们所处的社会情境中来考察,并探寻特定环境背景下的解释或独具的意义。
定性分析有助于发掘事物的深层原因,能够展现社会生活中复杂的细致过程和后果,但定性分析的有限个案难以反映事物总体的情况,其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2)定量分析
①涵义: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定量分析 遍重经验实证主义 的原则,强调量化的科学性、准确性。
②定量分析的软件系统:现在广泛采用的统计性软件包是“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包”(简称 SPSS)和 统计分析系统(简称 SAS)。
★考点19: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论述)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质性的区别体现为数据化或非数据化。具体地说,两者的不同点有:
(1)着重点不同。(2)依据不同。(3)手段不同。(4)学科基础不同。(5)结论表述形式不同。
第三章 社会与文华
★★考点1:社会(单选、简答)
(1)涵义:社会 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特征
①社会以 人 为主体。
②社会以 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 为基础。
③社会以 人与人的交往 为纽带。
④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考点2:社会结构(单选、多选)
(1)概念: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2)类型
①关系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按照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相互关系组合,这种相互关系是社会结构的本质。
②实体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
③规范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社会实体同时作为社会规范而存在着。
★考点3:社会建设(单选)
社会建设就是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
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十六届四中全会。(单选)
考点4:社会管理(单选)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行,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考点5:社会的基本要素
(1)人口;
(2)自然资源;
(3)环境;
(4)文化。
★★考点6:人口(单选、简答)
(1)人口的概念:人口是指在特定地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2)人口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人口数量的概念:是对人口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4)人口质量的概念: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5)人口问题:
①人口素质问题;
②人口流动迅猛;
③人口分布失衡;
④人口老龄化加速;
③人口性别失衡。
考点7:自然资源(多选)
(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2)特点:
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②自然资源的无限性;
③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④自然资源的不均匀性。
考点8: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自然资源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2)自然资源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3)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考点9:环境(单选、多选)
(1)概念: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类周围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等因素所构成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
(2)功能
①环境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②环境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
③环境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④环境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
★★考点10:文化(单选、多选)
(1)涵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特征:①创造性;②习得性;③共享性;④累积性;⑤特殊性和共性。
西方学者中首先给文化定义的是 英国 人类学家 爱德华·泰勒。(单选)
英国人类学家 马林诺夫斯基 推进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在 1936 年。(单选)
★★★考点11:文化结构(单选)
(1)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 文化元素。
(2)文化集丛。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
(3)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指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
考点12:文化规范体系
(1)习俗;(2)道德;(3)法律;(4)宗教。
★★★考点13: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 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 的过程。
(1)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2)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3)文化采借:又译为 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考点14:文化震惊(单选)
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文化震惊是一种客观现象,是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
★考点15:主文化和亚文化(单选)
(1)主文化:又称主流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
(2)亚文化: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考点16: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单选)
(1)文化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民族的。
(2)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相对的价值,它们之间没有高低优劣好坏之分。
★★考点17:文化自觉(单选、论述)
(1)含义:“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文化自觉”是 费孝通 提出的。
(2)内容
①“文化自觉”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②“文化自觉”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
③“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考点1:社会化概述 (单选)
(1)概念
(2)内涵
①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②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③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考点2:社会化的类型(单选)
(1)基本社会化
所谓 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基本社会化是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为一级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还有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有的研究者称此为 预期社会化。一般来说,职业学校教育就属于这一社会化过程。此外,还有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等。
(2)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还有一种特殊表现,即发展社会化。这是一种为适应生活的变化、承担起新的角色而主动学习与调适的过程,它突出表现为拓宽知识基础、变更职业技能、改变角色能力等。成人教育是一种常见的发展社会化过程。
(3)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也称 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①主动再社会化,即个人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通常称为自觉改造;
②强制性再社会化,一般是通过特别机构和特别途径强迫进行。
(4)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所谓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所谓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 文化反哺。
★★★考点3:社会化的有关理论(单选)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2)库利和米德的自我理论
库利的理论集中于他的“镜中之我”概念,即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或者说是这个人认为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乔治·赫伯特·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和“客我”。
(3)科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①前常规水平。其中第一阶段为服从与惩罚阶段,儿童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其行为选择是否会导致惩罚。第二阶段为相对功利主义阶段,儿童的判断标准是其行为能否获取更多的收益。
②常规水平。其中第三阶段为好孩子阶段,个人把合乎重要他人(比如父母)的期待视为是非标准。第四阶段为法律秩序阶段,个人把普遍化的社会期待即既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视为是非标准。
③后常规水平。其中第五阶段为社会契约合法性阶段,个人相信某些具体的法律规范并非总是合理地反映了伦理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加以修改,但在修改之前仍然应当遵守和维护法律。第六阶段为普遍伦理原则阶段,个人选择以更高的普遍伦理原则而非具体的法律条文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考点4:社会化的条件(单选、多选)
(1)生物因素:社会化的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2)环境因素
所谓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它是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等。
(3)互联网:互联网,是指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性信息系统,英文名字叫 Internet。
(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考点5: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正面影响(简答)
(1)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
(2)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
(3)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规范。
(4)“虚拟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考点6: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的方法
(1)观察学习;(2)角色扮演;(3)知识积累。
★考点7:社会角色(单选、多选)
(1)概念:社会角色 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2)涵义
①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②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③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④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考点8:社会角色的类型(单选)
(1)根据人们 获得角色方式 的不同,可以将角色划分为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2)根据 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3)根据 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被称为 先赋角色。(单选)
★考点9:社会角色的扮演 (简答)
(1)角色期待;(2)角色领悟;(3)角色实践。
★★考点10:社会角色的失调(简答、论述)
(1)角色紧张。(2)角色冲突。(3)角色不清。
(4)角色中断。(5)角色失败。
第五章 社会互动
★★考点1:社会互动(单选、简答)
(1)概念
(2)构成因素
①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②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③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考点2: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多选)
(1)暗示;(2)模仿;(3)交换;(4)竞争;(5)合作;(6)冲突;(7)调适。
★考点3:暗示(单选)
(1)概念: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以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所示意的意见、观点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
(2)表现类型:①直接暗示。②间接暗示。③自我暗示。④反暗示。
考点4:模仿
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
考点5:交换
(1)概念: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
(2)构成要素:①目标。②付出。③回报。④效益。
(3)类型:①物质的交换。②非物质的交换。
考点6:竞争
(1)概念
竞争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可见的形式。
(2)类型
①从社会互动的主体分,可分为个人和个人之间竞争、个人和群体之间竞争、群体和群体之间竞争。
②从社会互动的内容和目标来看,宏观层面分为经济竞争(如争夺市场份额)、政治竞争(如总统竞选)、科技竞争等;微观层面可分为地位竞争(如争夺某个职位)、声望竞争(如争夺某项荣誉)、恋人竞争等。
★★★考点7:合作(单选)
(1)概念
合作是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2)类型
①自发性合作。指某种情境下人们自觉自愿地聚集帮助他人解决实际困难和需要的行为。这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这种自发的合作直接体现为援助行为。比如,农村中的左邻右舍帮助乡里将病危老人送往山外医院救治,就是合作性的救助行为。
②制度化的传统合作。当自发性合作逐步发展为稳定的社会习惯,而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合作以后,我们把它称为制度化的传统合作。比如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
③指导性合作。是现代社会比较多见的合作形式。指的是双方在具有权威地位的第三方的指导下起完成某项工作。比如在公司里工作的员工,有些工作任务可能是在部门经理或总经理的管理和协调下共同完成的。又如,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在他们的老师指导下,有序有效地进行的。
④契约式合作。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达成协议、以契约或类似契约的方式进行合作。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合作方式。比如在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某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合作,都是契约式合作的例子。
★考点8:冲突(单选)
(1)概念
冲突是指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
(2)类型
①从冲突的规模上分为群体之间的冲突和个人之间的冲突;
②从冲突的性质上划分,有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文化冲突、种族冲突以及阶级冲突等;
③从冲突的方式或程度上划分,有显性冲突(直接的、明显可见的)和隐性冲突(间接的、隐藏的)等,其中显性的冲突方式又有争论、拳斗和械斗、仇斗、诉讼和战争等等之分。
★★考点9:调适(单选、简答)
(1)概念
调适即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是对冲突情境加以适应的状态或过程。
(2)调适产生的原因。
①由冲突引起的调适。②由社会发展或变迁引起的调适。③由文化交流或迁移引起的调适。
考点10:符号(单选)
符号,指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
★考点11:语言(单选)
语言指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考点12: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是指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人们可以利用它在社会互动中表达某种意义。
★★★考点13:社会存在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单选)
(1)亲密距离,指相距18英寸(约 45厘米)以内的距离。这个空间是为 关系亲密 的个人之间接触保留的。
(2)个人距离,指相距18英寸(约 45厘米)到4英尺(约122厘米)。这个空间是为熟人或朋友保留的。
(3)社会距离,指相距4英尺(约122 厘米)到12英尺(约365厘米)以内。是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比如会等一些交际场合。
(4)公众距离,是指相距12英尺(约365厘米)以上的距离。这是为一些类似演说家等公众人物保留的距离。
个人空间理论的提出者是 霍尔。(单选)
★考点14:社会互动的理论(单选)
(1)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又称符号互动主义或象征相互作用论,指从互动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托马斯和米德等人是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
(2)拟剧论
拟剧论,指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的理论。拟剧论是戈夫曼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其代表作是1959 年发表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3)常人方法学
“常人方法学”就是指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所使用方法的研究。
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这种观点来自于 拟剧论。(单选)
考点15:社会网络的特征(简答)
(1)普遍性。(2)多重性。(3)滚珠性。(4)多向性。(5)隐蔽性。
★★考点16:社会网络的形态(单选)
(1)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以 个人进出该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 的不同来区分。
(2)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以 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
(3)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以 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 来区分。
★考点17:强关系与弱关系(论述)
美国社会学家 格兰诺维特 提出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反之,弱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
★★考点18:社会资本(单选)
(1)概念
社会资本,指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
(2)分类
①以布朗等为代表,将社会资本分为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和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三大类。
②依据社会资本的性质,社会资本分为同质性社会资本和异质性社会资本。
③罗伯特·科利尔把社会资本分为政府社会资本和民间社会资本。
第六章 家庭与婚姻
★考点1:家庭(单选、多选)
家庭 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一般说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 是形成家庭的基本关系。考点2:婚姻(单选)
婚姻 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考点3:家庭的功能(多选)
(1)规范性行为功能。(2)经济生活功能。(3)人口再生产功能。
(4)精神生活功能。(5)教育功能。(6)抚养、赡养功能。
★★★考点4:家庭的结构类型(单选)
(1)核心家庭:一般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在核心家庭这一类型中,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且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
(2)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主干家庭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式,如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都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还有夫妇或父母缺损一方的单亲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是指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4)其他家庭
①残缺家庭,即夫妻双方有一方因离婚、丧偶而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②断代家庭,即只有一代未婚青少年与祖(外祖)父母组成的家庭;
③单身家庭,即孤老户以及那些终身不娶或不嫁而又独身居住生活的男人或女人。
一般认为,所有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是 核心家庭。(单选)
★考点5:家庭的特殊类型(单选)
(1)重组家庭;(2)“失独”家庭;(3)同性恋家庭;(4)丁克家庭;(5)留守家庭。
失去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被称为 失独家庭。(单选)
★考点6:家庭形态的变化(简答)
(1)家庭规模小型化;(2)家庭离婚率上升;(3)家庭类型多样化。
★考点7:家庭功能的变化(论述)
(1)经济功能弱化。(2)抚育和社会化的功能外移。
(3)家庭的生育偏好开始改变。(4)养老功能的挑战。
考点8:家庭与婚姻观念的变化
(1)性观念多元化;(2)地位平等化;(3)行为理性化。
第七章 群体与组织
★考点1:群体的概念和特征(多选、简答)
(1)概念: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2)特征:
①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②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③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④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③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考点2:群体的类型(单选)
(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是以成员的 互动关系特征 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①初级群体又称作 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
②次级群体又称作 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以 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 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如朋友群、游伴群等。它与正式群体不同,不是由上级社会结构组织起来的,而是在 成员个人倡议的基础上 建立的。
(3)内群体和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是以 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
①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
②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属于外群体。
(4)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和成员群体是以 群体成员的归属 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①成员群体也就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已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彼此互相影响。
②参照群体是指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也叫“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
(5)大群体和小群体
大群体和小群体是以 群体的规模 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①大群体一般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的群体。
②小群体则是指那些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
初级群体概念是20世纪初由美国社会学家 库利 提出来的。(单选)
关于群体的类型,美国社会学家 海曼 提出的概念是 参照群体。(单选)
★考点3:初级群体(简答)
(1)涵义:初级群体作为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类型
①家庭。②邻里。③伙伴群体。
考点4:组织的概念 (单选)
所谓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考点5:组织过程(单选)
(1)组织决策:指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沟通:指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
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
(3)组织控制:指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
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
★★考点6:合法性统治类型(单选)
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纳为:
(1)超凡魅力型,也称克里斯玛型。(2)传统型。(3)法理型。
科层制的提出者是 马克斯·韦伯。 (单选)
其典型形式为科层制的是 法理型权威。(单选)
★★考点7:科层制(简答、论述)
(1)含义:所谓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2)特征
①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②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③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④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③照章办事。
(3)科层制组织的优点和弊端
①优点:相比较其他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
②弊端:形式主义;繁文缛节;用人困境;人情味欠缺;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考点8:组织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理论;(3)组织行为理论;(4)权变理论。
★考点9:科学管理理论(单选)
科学管理理论的观点认为,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须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工程师泰罗和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
泰罗最先提出了组织的一系列科学管理原则,建立了刺激性的计件工作制。
与泰罗理论的重点在于车间和作业管理方面不同,法约尔的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方面。法约尔为此提出了有助于改进组织行政管理的 14 项原则。
★考点10:人际关系理论(单选)
人际关系理论反对泰罗等科学管理理论家把人看作“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仅仅受金钱的驱使,而认为人是“社会人”。这个理论是在哈佛大学教授梅约和罗伊斯里伯格等人指导的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逐步形成的。
★考点11:组织行为理论(单选)
组织行为理论是从人际关系理论发展而来的组织管理理论。其代表人物有 巴纳德和麦克雷戈。巴纳德提出了 “组织平衡论”观点,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在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之间所维护的平衡。
麦克雷戈则提出了著名的 “X”理论和“Y”理论,对不同管理模式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区别和分析。组织行为理论 呼吁组织采取民主而非集权专制 的领导方式,认为民主型领导比专制型领导的组织效果更好。
★考点12:权变理论(单选)
权变理论又称 情势理论,认为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的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方式、领导方式和行动方式。
权变理论中较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约翰·摩尔斯和杰伊·洛斯奇 提出的 超“Y”理论,这种理论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发展。超Y理论强调组织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其不同的情境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考点13:集体行为(单选、多选、简答)
(1)含义:集体行为是指在缺乏确定的组织程序和制度规范的条件下,很大程度上自发形成的,由许多个体参加的非制度化的行为。
(2)特征:①群众性;②自发性;③非组织化;④非制度化。
★★★考点14:集体行为的传统解释(单选)
(1)勒庞的乌合之众理论
1896年,古斯塔夫·勒庞 出版了《乌合之众》一书,从 社会心理学视角 来解释集体行为。
(2)斯梅尔瑟的价值累加理论
斯梅尔瑟提出,只有当六个因素不断累加影响下,才会导致集体行为的发生。
①结构性助因。②结构性紧张。③一般化信念。④促发性因素。③行动动员。③社会控制。
斯梅尔瑟对集体行为进行解释的理论是 价值累加理论。(单选)
根据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罢工这一行为的发生,常常是由于经济不景气要裁员或降薪,从而导致企业员工的愤怒,这属于 结构性紧张。(单选)
★★考点15:集体行动的理性选择理论(单选)
(1)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
美国学者 奥尔森 在其《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详尽地探讨了他提出的搭便车理论。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的假设是:如果个体越理性,群体规模越大,那么这个群体发生集体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
(2)社会运动的资源动员理论
资源动员理论特别关注对社会运动的解释。社会运动主要指有比较明确的变革社会的目标、组织化程度也相对较高的那类集体行为。资源动员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麦卡锡和扎尔德 等。
社会运动所需要的资源至少包括以下五种。
①时间资源。②参与者规模。③金钱与物质资源。④外界支持。③理念资源。
第八章 教育劳动与消费
★★考点1:教育(单选)
(1)教育的内涵
①广义教育 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一一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
②狭义的教育 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
(2)教育的类型
①从教育发生的场所来说,可以分为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②从个体对教育的需求而言,可以把教育分为 生存教育和地位教育。
最早的教育形态是 社会教育。(单选)
★考点2:约翰·杜威关于教育的功能的观点(多选)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的 首要功能是社会化。他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改造”、“学校即社会”和“儿童中心论”等观点中,体现了通过创设社会情境,在教育中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生活,从而实现社会化的思想。
★考点3:现代学校教育的显功能(多选)
(1)社会化的功能。(2)社会选拔的功能。
(3)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4)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
★考点4: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单选)
(1)建立未来人际关系。(2)减小就业压力。(3)社会控制的功能。
★★★考点5:教育的社会学分析视角(单选)
(1)功能论视角下的教育
这一传统的直接来源是社会学家涂尔干,他强调要寻找一个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看它与某种社会目标的关系。因此,对教育的社会学考察首先应当关注其功能,即为专门化的社会角色提供训练有素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社会化即让个体成为社会的;遂选即为分工后形成的不同社会角色提供适当人选。
(2)冲突论视角下的教育
冲突论认为,社会秩序不是建立在对共同价值的一致认可上,而是建立在统治阶级的控制权力上。具体至教育研究领域,学校 不再被视为社会实现其自我良性再生产的领域,而成为统治阶级用以生产与其特殊地位与利益相吻合地位的工具。
(3)互动论视角下的教育
在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中,互动论传统被称为“人本主义”和微观取向。与之前的宏观社会制度思维不同,它将视角引入到具体的教育场景之中,引入到 人与人的互动关系 之中。
★★★考点6: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单选)
(1)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
教育通常被认为是能够促进社会平等的手段。但是美籍奥地利学者 伊凡·伊利奇 则质疑了这种常识性观点。在题为《去学校化的社会》一书中,伊里奇对学校教育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认为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化教育,其实无法改变社会的不平等;恰恰相反,它的基本逻辑还正在强化和再生产着这种不平等。
(2)教育与文化资本
法国社会学家 布迪厄 从 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角度 加以批驳,并着重分析了这一事实,即为什么来自社会下层的思维方式更容易在正式的学校环境中遭遇排斥。
(3)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
社会学家 保罗·威利斯 根据在英国伯明翰的实地调查,提出了有关亚文化再生产机制的讨论,即劳工阶层的子女是如何再次成为劳工的。
★考点7:劳动(单选)
(1)概念: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包括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
(2)分类:
①根据 是否劳动报酬,分为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
②根据 消耗体力还是脑力,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③根据 劳动的二重性,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考点8:福特主义(单选)
(1)涵义
“福特主义”一词起源于 安东尼奥·葛兰西,指以泰勒制原则(一种使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业管理方法)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
(2)特征
①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形成的流水线作业及其相应的工作组织,通过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②劳资双方从劳资双方关于工作过程控制权的斗争转变为保障就业权和工资决定的斗争,最终形成了以劳资集体谈判制度为核心的劳资关系新形式。
③专用性机器投资和低技能工人相结合的生产过程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通过加速资本周转来降低高资本有机构成对利润率的影响,促进了企业之间纵向一体化过程,从而在主要行业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
★★★考点9:后福特主义(单选、简答)
(1)涵义
后福特主义是指以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等非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新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劳动方式。
(2)特征
①灵活的专项化生产取代了大规模标准化消费商品的生产;
②减少所有不能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间接劳动形式,包括监督活动、质量控制、维护工作和清理工作等;
③随着信息处理资源越来越掌握在企业一线工作区域,工作团队的自主权增加,企业内部协调信息发生了从中央集中处理到分散处理的转换;
④劳资关系从福特主义下的对抗性的竞争关系,变成某种程度上的相互合作与信任关系。
★★★考点10:失业(单选)
(1)概念
失业是指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
(2)类型
①摩擦性失业,指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或者生产技术的改变,使得原有的工作机会消失而造成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失业。
④季节性失业,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的失业。农业、营建业与旅游业季节性强,容易产生失业。
③残余性失业,因无就业能力的失业。
★★考点11:消费(单选、简答)
(1)念
消费是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消费不仅仅是人们生活中的生活消费,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
(2)特征
①消费的经济属性。②消费的心理属性。
③消费的社会属性。④消费的文化属性。
★考点12:消费社会(多选)
(1)涵义
所谓消费社会,是一个以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
(2)特征
①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
②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
③消费主义盛行。
考点13:消费的社会学理论
(1)韦伯的生活风格理论;
(2)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理论;
(3)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论。
第九章 社会与社区发展
★考点1:社区(单选、简答)
(1)定义
所谓社区,一般地说,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 滕尼斯 在1887年所著《社区与社会》一书得到经典的阐述。
(2)内涵
①社区是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共同生活;
②社区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形成基于人们共同生活中的社会互动;
③社区是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人们由于共同生活而产生了对社区所在区域或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认同,视自己为社区的一分子。
★★考点2:社区的功能(单选)
(1)经济生活功能。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通过生产或进口,为其成员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
(2)社会化功能。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或者教育新移入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例如家庭、邻里、学校、教堂。
(3)社会控制功能。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
(4)社会参与功能。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这就是社区的社会参与功能。
(5)社会保障的功能。社区的社会保障既包括具体落实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公共福利等与整个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保障制度,更重要的是,社区还能形成以社会互助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系统。
考点3:社区的类型学理论(单选)
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类型学研究,他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分析了“社区”和“社会”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类型。
滕尼斯为,个人主义泛滥其间的“社会”终将取代温情脉脉的“社区”,使得“社区”中相互关心并具有共同道德信念的基础瓦解。
★★★考点4:人文区位学理论(单选)
(1)同心圆理论
同心圆理论是美国学者伯吉斯在20世纪20年代运用人文区位学原理对城市空间结构提出的一个假说。伯吉斯把城市划分为五个同心圆区域:第一环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第二环是过渡区;第三环是工人居住区;第四环是较高级住宅区;第五环是高级住宅区(往返区)。
(2)扇形理论
扇形理论是霍伊特在对伯吉斯同心圆理论的批评的基础上于 1939 年提出的。
(3)多核心理论
多核心理论是哈里斯和厄尔曼所提出的,他们认为城市并不总是只有一个中心区,而可能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中心区;越是规模大的城市,核心区域就越多,并且这些核心区域往往还各有其专门性的功能,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因此表现为多核心的形态。
考点5:社区全貌研究(单选)
美国学者林德夫妇在社区研究中开创了以小市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所谓全貌研究,就是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美国学者林德夫妇在社区研究中开创了以小市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中镇》开创了社区综合研究的先河,推动了后来的学者进行一系列类似的研究。
林德夫妇的名著“中镇”属于 社区全貌理论。(单选)
★考点6:农村社区的特点(多选)
(1)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2)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3)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4)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考点7: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多选)
(1)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
(2)城市社区中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3)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4)城市社区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考点8:社区发展的概念(单选)
社区发展 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考点9:社区发展的原则(单选、简答)
(1)民主的原则,即社区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
(2)民众需要的原则,即应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为重点,特别应从解决社区面临的迫切问题入手。社区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因此必须鼓励社区居民自已来判断和认定其自身需要,而不是简单地由政府或其他专家来界定。
(3)自力原则,即要求社区居民挖掘自身潜力、自力更生,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外部的和国家的投入。
(4)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社区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应是来自社区基层群众,然后由政府有关部门加以引导和支持。
(5)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并重的原则。社区发展包括物质经济上的发展和精神文化上的发展。
考点10:当前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第一项任务,促进城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项任务,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第三项任务,减轻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十章 城镇化
考点1:城镇化
城镇化 亦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或城市聚集,生产方式、文化模式和社会角色发生变更,使城乡接近、融合的过程。
考点2:世界城镇化演进模式(单选)
(1)欧美模式 属于市场主导型城镇化;
(2)墨印模式 属于政治主导型城镇化。
★考点3:城镇化的类型(单选)
(1)依城镇化发展水平,可分为初步城镇化、中等城镇化、成熟期城镇化和高度城镇化。
(2)若根据经济体制,可分为计划型城镇化和市场型城镇化。
(3)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城镇化可分 同步城镇化、过度城镇化、滞后城镇化、低度城镇化和逆城镇化 五种类型。
★考点4:城市群概念
城市群,又称“都市圈”、“都市带”、“都市丛”、“大都市连绵区”等,是指人口规模在2500万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 250人的城市集聚区。这是牛津大学地理学学院主任、国际著名城市地理学家 琼·戈特曼 最早提出的概念。
★考点5:城市群分类
(1)从规模和层次角度,城市群可以划分为超级城市群(顶级城市群、特级城市群、超大城市群)、一级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二级城市群(中型城市群)和三级城市群(小型城市群)等。
(2)从形态和结构角度,城市群可以分为星系城市群、带状城市群、扇形城市群、葡萄串城市群等。
(3)从中心城市的角度,城市群可分为单核城市群、双核城市群和多核城市群。
★★★考点6:城市群研究(单选)
(1)田园城市。1898年,英国城市学家 E.霍华德 出版《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一书,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他主张田园城市应该兼有城市和乡村各自优点,城乡交融和群体组合型城市。
(2)组合城市。1915年,英国生物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和现代城市研究与区域规划理论先驱 帕特里克·格迪斯 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3)区域整体发展理论。美国学者 刘易斯·芒福德 继承了 格迪斯 区域规划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4)城市集中发展理论。法国建筑学家和城市理论家 勒·柯布西耶 从城市规划视觉角度提出了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5)城市群理论。1961 年和 1987 年,戈特曼 先后出版了《城市群:美国城镇化的东北部海岸》和《城市群:25年之后》两本专著,更奠定了他的“城市群”理论创始人的地位。
(6)城乡融合区。20 世纪 80年代,麦吉 等人对印尼、泰国、印度、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大都市周边地区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心城市主体及周边地区一起形成了“扩展大都市区”。1985 年麦在美国阿克隆大学关于亚洲城市化的国际研讨会上把这种新型空间形态称之为“城乡融合区"。
★★考点7: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单选)
第一阶段(1949~1957),为平稳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58~1977),为大起大落阶段。
第三阶段(1978 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考点8:中国城市群演进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
(1)城市群形成过程的人为因素过大,行政干预过高,缺乏市场机制的自然发育期;
(2)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依然受限于现存行政体制的束缚,彼此求大求全,缺乏产业分工,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易发,降低了整体和各自的效率和效益;
(3)城市群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还不高,对全国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拉动还有限;
(4)城市群内部结构还不完善,大中小城市还比较少,缺乏连接中心城市与众多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之间的中间环节;
(5)城市群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人口和经济分布不协调,产业结构重叠严重;等等。
★考点9: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不同观点 (多选)
(1)大中城市论;(2)均衡发展论;(3)多元模式论;(4)小城镇重点论。
★★★考点10:中国城镇化的方针(单选)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针对大城市社会问题严重、小城镇长期发展缓慢的状况,于 1978 年提出“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的城镇化方针。
1980年10月,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 的城镇建设方针。
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为了迎接 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挑战,中国政府作出了履行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的承诺,1994 年 3 月 25日,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 《中国21世纪议程》。
★考点11:促进我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的方法(论述)
(1)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
(2)小城镇建设规模要适度。
(3)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4)建立健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①建立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
②加快小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③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
开发。
④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
③改革小城镇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③特别要加强小城镇居民的市民素质教育,使之尽可以地适应城镇文化,承担起城镇建设者的责任。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考点1: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概念(单选)
(1)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2)年龄:年龄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生命过程,是一种先赋地位。依据一个人的年龄而确定的地位,称为“年龄地位”。对占据某年龄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称为“年龄角色”。
(3)种姓: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4)种族: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肤色、发色、面容、体格、血型、头型等)的人群。
(5)等级: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6)阶级:所谓阶级,指的是这样一些集团,它们因为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7)阶层:所谓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二是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考点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单选、论述)
(1)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
(2)从“自然分工”到“真实分工”是一个质的飞跃。
(3)在“真实分工”出现的同时,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
(4)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
(5)“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种分离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6)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分工的发展具有矛盾的性质。
★考点3: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单选)
(1)阶级分析:阶级分析传统把阶级斗争作为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包括社会不平等的演变)的关键所在,其关于社会不平等的冲突论假设,鲜明地体现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里:“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分层研究:指的是以“生活机会”的分配和获得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不平等研究传统。
考点4:社会分层(单选)
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社会分层包含 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 两方面的基本内容。
★考点5:古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理论(多选)
(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3)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考点6:当代社会分层理论(单选)
(1)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社会分层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1945 年,美国社会学家 K.戴维斯 和 W.摩尔 发表《分层的若干原理》一文,阐述了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观。
(2)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与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相反,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强调冲突在不平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其代表达伦多夫便认为:社会分层的起源在于这样的事实,即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个人或群体都要强制奖惩,这种实施能力意味着权力关系的存在。
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过激烈争论。此后,产生了一种折中的社会分层理论,其代表人物是 格尔哈特·伦斯基。(单选)
“布劳一邓肯地位获得模型”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是 职业。(单选)
★考点7:功能主义分层理论的缺陷(简答)
(1)先赋性或继承性的优势,可能会影响到不同资源配置的逻辑。如一个无能之辈,可能运用其占据地位的资源获得较好的社会职位,而一个能力强得多的平民子女却得不到这样的好处。
(2)能力较强的人未必都能得到高报酬等实质性的刺激。如中小学教师、日托护理员、警察以及社会工作者等职业应当由能力较强的人来担当,可实际上他们的工资却很低。而有些人职位的价值很有限,他们的收入却很高。
(3)教育不均等导致地位获得未必是均等的。如生活极度贫困的人,他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其才能得不到发展,虽然他们中有的人可通过自身的努力上到高层,但这样的机遇相对于富有的上层人士来说,要小得多。
总的说来,社会分层不能保证最有才干的人去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或培养他们去扮演这些角色。
★考点8:新中国成立前的阶级阶层结构(单选)
(1)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2)民族资产阶级。(3)小资产阶级。(4)半无产阶级。
(5)无产阶级。(6)游民无产者阶层。(7)农民阶级。
★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阶级阶层结构(多选)
1949~1952年,史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四个基本阶级的格局。
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原来的四个基本阶级构成的阶级、阶层结构,演化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组成的所谓“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阶级、阶层结构。
1977年,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状况: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
考点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单选)
根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2002)一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可将全国成年社会成员划分成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考点11:社会流动(单选)
(1)概念: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变动。
(2)类型
①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A.垂直流动指在社会分层体系当中的不同层次之间的上下流动,又称纵向流动。
B.水平流动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分层的层次当中,在同一个层内部的流动,又称横向流动。
②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A.代内流动指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中的社会地位变化。
B.代际流动指的是子女相对于父母的地位的变动。
③结构式流动与自由流动。
A.结构式流动,是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
B.自由流动,指那种不是由于体制的变化而是由于个人特殊的原因(如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
导致的社会流动,是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某些社会成员阶层地位的变化。
④竞争式流动与赞助式流动。
A.在竞争式流动中,作为公开竞争目标的较高的社会地位,需通过追求者自身努力去获得。
B.赞助式流动,指较高的社会地位不是个人通过竞争可以直接获得,而由已经获得了较高地位的人根据某种既定的标准来授予。
1927年发表的《社会流动》一书的作者是 索罗金。(单选)
★考点12:新中国成立以来五次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单选、简答)
第一次大规模社会流动过程发生于 1949~1956 年。
第二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 1957~1965 年。
第三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 1966~1977 年。
第四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 1978~1991 年。
第五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 1992 年,一直延续到今天。
★考点13:影响中国社会流动因素与机制(论述、案例分析)
(1)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先赋因素与自致因素。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人们发生何种的社会流动,大致受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
①在宏观层面,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制度安排(如户籍制度);
②在中观层面,则依赖于工作单位和家庭;
③在微观层面,则取决于个人后天努力(如党员身份)。
(2)导致社会流动的机制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①制度安排本身导致的社会流动;
②制度安排与先赋因素、自致因素混合导致的社会流动;
③制度安排抑制先赋因素或自致因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④制度安排中的某些漏洞或偏向,被一部分社会成员利用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考点14: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简答)
(1)社会流动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2)社会结构从封闭迈向开放。
(3)社会流动呈向上流动的趋势。
(4)当前,中国社会流动仍然受制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带有明显的转型特点。
(5)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正在表露出一些不利于社会开放、公正的消极趋向。
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考点1:偏差行为(单选)
(1)概念
偏差行为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
(2)类型
①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型: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和偏差文化。
②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在我国公共场所抽烟,属于一种 违章行为。(单选)
★★考点2:偏差行为的功能(多选、简答)
(1)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①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②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③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④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2)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①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②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③有助于社会预警。④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考点3: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单选、多选)
(1)失范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国学者默顿应用涂尔干的失范概念,建立了著名的失范理论来解释偏差行为的产生。社会失范会使人们处于失范性紧张状态,为缓解这种紧张,默顿认为人们可能有五种适应方式:
所谓 革新者,即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对于新者来说,他可能感到自己无法采取社会认可的手段,或者使用这一手段过于困难和耗时,所以选择了未被社会认可的捷径。
所谓 形式主义,是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
所谓 退缩主义,是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
所谓 反叛,是指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当这种偏差行为涉及政治领域时,通常也被称为革命。
(2)文化传递理论
文化传递理论,也称为 亚文化理论。文化传递理论由此把社会文化分为两种类型: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亚文化中人们的正常行为在主流文化中就可能被视为偏差行为。
(3)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 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
★★考点4:社会控制(单选、简答)
(1)概念:
①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
②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指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2)特点
①普遍性。②规范性。③多重性。
★考点5:社会控制的必要性(简答)
(1)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
(2)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
(3)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的方面。
★考点6:社会控制的类型(单选)
(1)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2)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3)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4)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
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这种社会控制的类型是 非制度化控制。(单选)
考点7:社会控制的方式 (多选)
(1)法律控制;(2)道德控制;
(3)习俗控制;(4)宗教控制。
★考点8:社会过控与社会失控(论述)
(1)社会过控:指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2)社会失控: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考点1:社会问题的涵义(单选、多选)
社会问题 是指因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进程中发生了障碍或社会结构与社会环境失调,造成了影响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正常生活的问题。
1941年,美国社会学家富勒和麦尔兹在《社会问题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所有社会问题都要经过的阶段包括 警觉、政策制定和改革。(多选)
考点2: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1)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2)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正常的社会生活;
(3)这种失调引起了相当多社会成员的关注;(4)这种失调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考点3:社会问题与个人困扰的区别(单选、简答)
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把社会问题视作公众问题,认为公众问题与个人困扰不同。
(1)个人困扰必须和个人的自我联系在一起,只关系到个人直接体验的有限的社会生活领域,而“社会问题所牵涉的事情超出个人的局部环境,超出个人一已的生活领域”。
(2)困扰只涉及个人,即个人感到自己所珍重的价值受到威胁,而社会问题涉及的是公众,即公众所共同珍重的某个价值受到威胁。
(3)“个人困扰具有个人的特点,它只发生在个人与他人直接构成的关系区域里”。而社会问题具有公众的特点,它常常包含着制度上、结构上的危机,也常常包含着马克思所说的“矛盾”和“斗争”。
★考点4: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多选)
(1)社会性;(2)普遍性;(3)特殊性;
(4)集群性;(5)复杂性。
★★考点5:社会问题研究的几个理论(单选、多选)
(1)社会病理学;(2)社会解组理论;(3)价值冲突理论;
(4)行为偏差理论;(5)社会建构理论。
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在于加强社会对个人的道德教育,这一观点来自于 社会病理学。(单选)
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这种观点来自于社会问题研究理论中的 社会建构理论。(单选)
★考点6:社会解组理论 (单选)
社会解组理论侧重从社会结构角度解释社会问题,其代表有 库利、奥格本、托马斯和兹纳尼茨基 等。所谓社会解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对约束个人的行为失去了效力,社会既不能提供给人们以预期的奖赏和回报,也不能对违规的行为加以惩罚。
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 无序状态,即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套统一的合适的社会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动;二是 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至少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和规则,使人们无所适从;三是 价值崩溃,即社会的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完全混乱。这一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建立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
★考点7:结构性问题(单选)
结构性问题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老龄化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社会福利问题、劳资纠纷问题、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教育不平等问题、种族问题、民族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
考点8:腐败
腐败是权力的滥用,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力和权威,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考点9: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的原因(简答、材料)
(1)历史因素;(2)自然因素;(3)地区发展不平衡制约;
(4)制度政策影响;(5)家庭及个人原因;(6)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根本原因)。
★★考点10: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简答、材料)
(1)城市贫困人口构成
①下岗失业人员;
②低收入群体;
③老弱病残和“三无”人员;
④在校生和其他未成年人;
⑤进城务工的贫困农民工;
⑥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的贫困农民。
(2)原因
①从历史因素来看,人口众多、决策失误、生产效率长期低下及“多子多孙多福气”思想观念影响等;
②从社会经济原因看,主要是国有企业的制度缺陷、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传统的就业用工制度等;
③从收入分配原因看,主要是行业分配不公与分配要素发生变化导致贫富分化;
④从失业原因看,中国正处于一个失业高峰期;
⑤从个人及家庭原因看,单亲家庭、有残疾人、重病患者、无养老金的老年人家庭,家庭负担重、贫困人口构成复杂。
★考点11:偏差性社会问题(单选)
般指个体偏离或违反一定社会行为规范造成的社会问题。如斗殴问题、酗酒问题、吸毒问题、艾滋病问题、赌博问题、自杀问题、贪污问题、投机作问题、抢劫问题、走私问题等。其中有的是违纪违法问题,有的是违法犯罪问题。
考点12:自然性社会问题
自然性社会问题也就是自然灾害问题,指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造成的社会问题。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部分物质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的自然运动,通常称为“自然变异”或“自然事件”。
★考点13:社会问题防治(单选、简答)
社会问题防治,指对显露或潜在的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手段,避免、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或使社会问题得以缓解和解决的综合治理过程。
★考点14: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单选)
(1)全球性思想;(2)全局性思想;(3)长期性思想。
★★考点15: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措施(论述)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3)发展科学技术。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后顾之忧。
(5)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6)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
★★考点1:社会变迁(单选、多选、简答)
(1)概念
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2)内容
①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
②社会的基本结构;
③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
④人与自然。
(3)特点
①必然性。②前进性。③非直线式。④全面性。
★★★考点2: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单选)
(1)社会进步与社会倒退
①社会进步 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的前进运动,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②社会倒退 是社会局部或整体,从已经达到的较高发展阶段向较低发展阶段变化的过程。
(2)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①社会改革 是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
②社会革命 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3)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①整体变迁 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果。
②局部变迁 是社会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4)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①自发的社会变迁 指被动地参与或盲目地顺从社会变迁。
②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或控制社会变迁。
考点3:社会变迁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之间的冲突。
(3)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
(4)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5)观念的改变。
(6)人口状况的改变。
(7)外来入侵、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
考点4:社会发展计划(单选)
社会发展计划 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社会有计划地发展与变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考点5: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在社会分化的基础上,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和知识化等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
★★考点6:社会现代化的特征(简答)
(1)社会现代化是一项社会领域的革命进程,它有六个基本内涵:
①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社会转型;
②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
③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深刻变化;
④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提高;
③国内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
③国际社会地位的变化。
(2)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
(3)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的国际竞赛,包括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考点7:社会现代化理论(单选)
(1)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是二战以后以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帕森斯、列维、勒纳、摩尔、英格尔斯、麦克勒兰德、布莱克、艾森斯塔德 等。
(2)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霍布森、普雷维仕、弗兰克、阿明、费尔南多·卡多索和恩佐·法莱图 等学者。
(3)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一种有广泛影响的理论,以 美国社会学家 沃勒斯坦 为代表。
(4)“信息社会论”
1980 年法国 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 根据巴黎小组研究成果写出的《世界面临挑战》、美国学者 **托夫勒 的《第三次浪潮》**和美国学者 奈斯比特 的《大趋势》 是系统论述信息化社会的代表著作。
(5)“后工业社会论”
“后工业社会论”由美国社会学家 丹尼尔·贝尔 在其代表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首先提出。
★★考点8: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单选)
(1)现代化起步阶段(1840~1911);
(2)局部现代化阶段(1912~1949);
(3)全面现代化探索期(1949~1977);
(4)全面现代化发展期(1978年至今)。
考点9:全球化
(1)含义
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同时也是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的依存性、关联性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2)特征
①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②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
③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④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